伏“高温”“高危”“高峰”——凤滩水电厂“三伏”新说

 

“清风无力屠得热,落日着翅飞上山”。说到夏日,总绕不开“高温”这个话题。

 

今年夏天,因为疫情,安全生产又多了一份“危险”。汗流浃背迎“烤验”,一斤汗水一度电。于凤滩水电厂人而言,夏日工作又多出一个关键词——“迎峰度夏”。

 

冬练三九,夏练三伏。凤滩水电人的“三伏”,有新的注解:降伏“高温”“高危”“高峰”。

 

伏“高温”

 

三伏天的威力,让很多人躲进了空调房里。但有些工作必须趁着晴好天气抓紧干,有些工序不能被耽搁,只为让大家用上放心电。

 

“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面对高温天气,凤滩水电厂坝顶电缆通道整治项目的工作人员选择直面“烤验”。

 

8月8日上午9时许,大坝顶上四面无遮挡,气温逼近40摄氏度。作业人员顶着高温,细心将电缆一根根梳理清楚,剪掉清理废旧不用的。大部分处于带电运行状态,梳理中丝毫不能分心,剪错一根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

电缆沟狭窄逼仄,作业时需要匍匐在地,时而弯腰屈膝。豆大的汗珠顺着工作人员的鼻尖滴下,浑身一片湿哒哒,工作人员戏谑:“连内裤都湿透了。”

 

6号机尾水闸门室钢构棚防腐处理及屋顶改造工程的工作人员则面临“铁板烧”。铁板屋顶的表面温度超过60摄氏度,上蒸下烤,更加“烤验”人。

 

“我每天要喝掉5大瓶水。”现场把关人戴春阳介绍道,为确保安全,把关人一直守在现场,一刻也未曾离开。

 

伏“高危”

 

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

 

“目前周边的几个县、市都发现确诊病例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,必须严阵以待,确保生产、防疫两不误。”8月1日,凤滩水电厂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。

 

8月2日,该厂完成近600名人员核酸检测,并将凤滩生产区和生活区实施封闭式管理。8月6日,完成全员第二次核酸检测。

 

如今,在凤滩生活区,大家来去匆匆,远远地点头示意打招呼。前段时间热闹的文体场馆“打烊”,食堂也变得异常安静。前方作业人员则过上了“两点一线”的生活,在厂区和生活区之间来回奔波,行动轨迹规定。

 

“各作业面工作负责人要严格管控外协人员,将‘查双码’‘测体温’作为工前检查主要内容之一。领导干部、安全员、专责要每天坚持下现场,在监督提醒的同时,将解决现场工作人员的难点、关切点摆在首位。”该厂党委书记周立华对防控工作提出严格要求,并身体力行。

 

伏“高峰”

 

作为一个调峰调频的水电厂,“顶峰”注定是凤滩水电厂的使命与担当。

 

截至8月1日,凤滩电厂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1.053亿千瓦时,其中6月份发电量3.374亿千瓦时,7月份发电量4.309亿千瓦时。到8月23日,这个运行了四十多年的电厂即将迎来连续安全稳定运行7000天。

每一度电的背后,都有一个艰辛的故事。

 

用电高峰往往伴随着高温天气。发更多的电需要机组长时间高负荷运转,会导致设备本身的热量加剧,从而加速设备老化,尤其对于发电厂的旋转设备而言更甚。

 

为了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,迎峰度夏期间,运维人员更加精心呵护设备。红外测温自然少不了,专业化巡视必须给安排上,油色谱分析和带电检测一个不能缺,偶尔来个紧急消缺……钻风洞,爬油盆,下竖井,满脸油污,一身汗水,全厂来回跑,穿梭设备间,工作人员始终处在“战斗状态”。

 

“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日常。”运维人员田青云骄傲吟上一手打油诗:

 

贯颐奋戟守深山,千锤百炼若等闲。

 

烈日炎炎浑不怕,要留清凉在人间。(国网湖南水电分公司 邓兵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