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 宇:四月,写满期待

今天是愚人节,翻开日历,崭新的一月,崭新的一天映入眼帘。在疫情戒严中度过了烟花三月,四月,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乘风而来。清晨窗外阳光明媚,春光无限。不禁想起唐代李贺的几句诗:“晓凉暮凉树如盖,千山浓绿生云外。依微香雨青氛氲,腻叶蟠花照曲门。金塘闲水摇碧漪,老景沉重无惊飞,堕红残萼暗参差。”张开怀抱,捋捋尘封的心扉。向着这个四月的新的起点默念一声:四月安好。

一纸寂落三月雪,几樽真情五更天。一晃已经到了四月,这两天“倒春寒”。我依然穿着毛衣棉服,全副武装行走在带有“病毒”的疫风中。自春节后我在漫长的“疫风”里,曾无数次地呼唤“春天”,可春天依旧在大自然里在山中,在田野、在口罩的掩护下,由东向西,爬满了整个世界。

这个“春天”在世界人民的期待中,因为这个春天是最难熬的,只有熬过了这个春天,才能享受暖风轻拂带来的温润和处处洋溢着生命拔节的喜悦;也只有熬过了这次“新冠疫情”人类才能贪婪的去享受生活的自由,去感叹劫后重生的力量!

再寒冷的春天,也是春天。全球,依然在与“病毒”对抗,根据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85万多例,累计死亡37140例,累计治愈164446例。这是截止到4月1日的死亡人数。 我知道,在人类历史长河里,每临大难死伤在所难免, 更何况,眼前大敌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,在此之前我们闻所未闻。说白了连“方子”都没有, 说实话,我们国家已经做得很好了,面对疫情,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这个四月终于“首战告捷”。 可看着这些数字,心中难免一颤。37140里,都是像我一样的普通人,本可以享受岁月的洗礼安祥老去,却猝不及防停在了2020,恍然间觉得,人与自然对抗,生离死别就在咫尺之间。这个春天,全世界人民都在经历病毒对生命的摧残,在四月的末尾,我怀着不安的心情将“人类的劫难”扎成一束,小心翼翼地录进记忆的书橱。

周末回家的时候,我战战兢兢地问小区的老人们,“这次疫情你们怕吗”?他们向我“翻古”说他们小时候出“麻疹”(用现代的话说也就是瘟疫)由于那个时候,医学还不发达,他们曾亲眼看着和自己在一起的玩伴在不经意之间“丧生”,随后就是大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,他们说只有命硬才能挺过来,出“麻疹”死了的孩子叫做“妎子”,死了就扔在山岗中。

他们用地道的话讲,“这次全球疫情,是人类要“转劫”了,历经此劫过后的人则升级生存面对未来,历劫不过的人就“换朝”,老人们用朴实的话将这次抗疫道得活灵活生 ,我听了却“不寒而栗”,这个月份,在南方落红无数,绿意葱茏,也是告别春天的最后一站,我原本还可以一点一滴的品尝春色,体味花开花落,听了他们的话我忽然觉得,在这份寒冷深处的等待是值得的。因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与自然划清界线,才会心存畏惧!

此时,小区里的金槐花被风吹落一地,满地的花瓣,让我看到了万物蜕变重生的生机。于是我独自解开衬衣领口的纽扣,就像解开一个有关春天的传说,让无数春的气息都从我的躯体里散发开来,让无数来自春天的气息都将我从里到外沐浴了一遍。我的目光,徜徉在这片鲜活的生机里,久久不愿移开。

因为一场疫情,让人们瞬间醒悟,一场灾难,让人们看轻所有。人生只有一次,生命只有一回,“不要忘记人类也是自然的孩子”,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有赖于大自然。甚至包括我们人类自己,都是大自然的作品。此时,我在想,只有人类经历此次新冠病毒肆掠的劫难,才可以尽情享受疫随时去的美好!

期待“人间四月天”的到来。

他山之石